转载:曹瑞晓:微信工作群不要“一竿子打死”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9-11-09

出于防止泄密、搞团团伙伙等考虑,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部门出台相应规定,禁止使用微信办公,部分党政部门甚至禁止领导干部私自组建或加入微信群。但现实却是,微信群仍以其便捷、互动、无纸化等独特优势,为当前不少党政机关干部所青睐,在工作中被广泛使用。(6月13日《半月谈》)

过去是满天飞的各种表格,现在是满屏的各种工作群。多个部门的微信工作群每日必报到并传报相关材料;各部门不同的工作系统要填报,所有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一睁眼就要浏览各个微信工作群里的几十条上百条信息,生怕错过工作……基层干部沦为了“微信工作群奴”,让部分乡村基层干部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手机上,工作沉不下去,疲于应对。正是对“工作留痕”的要求过于简单化,不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甚至不考虑基层使用“高科技手段”的客观条件,生生把“加强管理”的经给念歪了。

时代在进步,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微信工作群能够让领导干部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安排指导工作,省去了电话周转的麻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固然没错。手机app、微信等现代化办公工具,在为社会发展带来方便效率的同时,也为机关工作丰富了载体、提高了效率、优化了服务。但工具的目的在于助推工作,而非被工具牵着鼻子走,否则,就成了末本倒置,还容易沦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乡镇干部身揣多部手机,每天要签到并上传多个工作材料,拍照留痕,工作很难沉下去,这就有点走偏了,用于提高效率的工具反而成为了基层干部的负担,“工作留痕”不能代替实地监督,不能当“甩手掌柜”,虽然形式变了,但形式主义的本质没有变。以现代化办公的名义搞形式主义,新瓶装的还是那些旧酒。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每一项工作都耽误不得,手机中的各种五花八门的微信工作群每天发出的各种指令不仅给基层干部增添了不少负担,也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甚至成了基层干部的“坑”,不能及时为群众办事。基层干部要“两脚沾泥”,为了应付工作群摆摆样子、拍张照片,田间地头沦为了工作秀场,这样现代化办公背离了服务群众的初衷,反倒成为捆绑基层干部手脚的桎梏。

现代化办公不是“万能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微信工作群也不该被“一竿子打死”,推广现代化办公,要换工具,更得换“脑”,党政机关要出台细则,寻求微信工作群规则的最大公约数,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真正成为基层干部工作的“好助手”。
此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